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日照岚山疏港铁路:创新多式联运打造陆海运贸新标杆

来源:本站    作者:管理员    时间:2025/11/04 17:01:01

    今年以来,日照岚山疏港铁路有限公司坚持以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为抓手,认真践行绿色低碳、“公转铁”以及物流降本增效等战略部署,创新“铁路运输+港口中转+海运出港”多式联运和“一单制”全链条闭环体系,为客户提供“一次委托、一单到底、一票结算、全程负责”运输服务,有效破解大宗货物转运效率低、成本高、手续繁杂问题,推动铁路货运实现增量提质,有力提高了铁路物流核心竞争力。

    创新“铁路直达+港口平仓”模式,货运实现零待时周转。公司全力加快推动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型,着眼多式联运“铁水无缝衔接”,立足实际,多措并举,推动首列海铁联运平仓业务煤炭成功发运。在设施对接上,与港口共同对铁路专用线进入码头前沿轨道标高、线间距、信号系统与港口装船机作业半径、皮带机接口位置进行多轮联合测算、模拟演练,确保铁路车辆精准停靠在最佳装船作业点,误差控制在厘米级。在作业协同上,从列车驶离车站开始,列车车号、承载货品、承载重量、预计到达时间等数据同步至港口调度系统,港口提前安排装船泊位、调试好装船机流量与俯仰角度,相关作业班组介入准备。列车抵达后无需等待,直接进入装车线,装船机抓斗、漏斗与车厢对接,货物通过皮带廊道直接输送至船舱,实现铁路行车调度与港口生产调度指令合一、高度协同,平均装船效率达每小时4000吨,比传统模式提升25%。在设备保障上,铁路与港口共同制定设备联合作业维保计划,利用列车作业间隙,对轨道衡、装船机、皮带机等关键设备同步检修,确保设备在高强度、快节奏作业状态下,完好率始终保持99.5%以上。

    “铁路直达+港口平仓”、“车船直取”模式的实施,将铁路干线规模运输的稳定性与港口前沿专业化平仓设施的高效性深度融合,缩减了“铁路到港、落地堆存、二次盘运、等待装船”传统流程,实现了“进场即集港、集港即装船”流水线作业。在效率上,提升了火车和船舶周转效率,平均节省转运时间12-24小时,效率提高约30%。在成本上,通过减少多次装卸、短倒运输和堆存保管等环节,平均每吨降低物流成本约15-20元。在环保上,全程密闭化“不落地”作业,货物损耗率由0.8%降低至0.2%,碳排放约减少500吨/每年,实现了绿色清洁运输。

    打破“一单制”壁垒,提供全过程优质高效运输服务。公司聚焦“一单制”责任主体的统一、服务标准的贯通,协调联合航运、港口以及保险机构,制定完善权责清晰、标准统一、法律效力明确的多式联运单证,形成各方认可、法律护航、市场接受的契约。在责任确定上,单证明确由承运人对从发货地接货到目的地交货的全程运输承担责任,解决了客户与铁路、港口、船舶公司多方沟通、分段索赔的痛点问题,单票业务办理时间由3-5天缩短至1天内,单证处理成本降低约40%。

    在服务标准上,公司致力于建立覆盖“接取、送达、装卸、绑扎、配载”全环节标准化操作流程,对所有合作单元严格认证。客户只需与铁路方对接,签订一份合同,支付一次费用,取得一张提单,即可享受全程物流运输服务。对于运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由承运人负责协调沟通,依据与港口、航运等实际承运人之间的责任划分、理赔流程和费用追偿等协定,对客户进行理赔。这种“一家管全程”的服务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简化了运输流程,降低了管理和风险成本,提高了客户满意率。

    发挥“一单制”乘数效应,打造区域陆海运贸大平台。公司秉持把疏港铁路打造成为“陆海新通道、运贸大平台”战略目标,以“区域发展”为重点、以“客户满意”为根基、以“陆海联结”为特色,让铁路运输、供应链、运贸一体业务形成合力——既做交通物流战略的“执行者”、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者”,也做客户可信赖的“伙伴”和陆海联通的“桥梁”,推动铁路从传统“运输商”向现代物流“服务商”蜕变。同时,以打造国家、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为契机,逐步把海铁联运“煤炭平仓一单制”模式推广应用到大宗散货全领域。

    下一步,日照岚山疏港铁路有限公司计划2026年拓展至煤炭、铁矿石、水泥等5个品类,服务网络拓展至环渤海、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采取“干线复制、枢纽联动”策略,积极寻求与舟山港、广州港、青岛港等沿海主枢纽港以及徐州、郑州等内陆铁路枢纽城市支持合作,计划3年内构建10个枢纽节点,形成覆盖主要经济带、贯通内外贸的大宗物资多式联运网络。